暂未提交主营业务相关信息
宜昌正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
联系人:罗经理
电话:0717-7726555
手机:15926984985
主营:
地址: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新场村五组668号
烧结砖选择材料的标准有哪些呢
对于烧结砖生产来说,原料是基础这一点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。如果原料不好,要生产出合格的烧结砖产品是很困难的事。那么烧结砖选择材料的标准是什么呢?
现在生产烧结砖的原料已经不再是过去大量采用的黏土了,很多砖厂都采用了页岩包括泥质页岩和砂质页岩、煤矸石、江河淤泥和各种工业废渣。当采用这些原料生产烧结砖时,化学成分的分析就显得十分-。要了解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,-是一些有害成分的含量,例如氧化钙、氧-、硫酐等,其含量超标给烧结砖生产带来的-后果。对原料的矿物成分分析,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制砖原料的性能,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还有制砖原料的物理性能分析也很重要,原料的塑性指数是决定砖坯成型的关键性指标,太高例如高于25或者太低低于7都不好,原料的颗粒级配也要掌握好,大的颗粒尺寸应在2mm以下,而且粉料、填充料、粗颗粒的比例都应在一定范围。但是现在很多砖厂由于受到用地-,并不能完全按照制砖需要来选择理想的原料,有些厂家使用不适合的制砖原料,这就存在一个对原料的调整问题。 制砖场地,其原料主要是砂质页岩,其塑性指数低于7。
为了制好砖,采用了大幅度增加真空挤出机的挤出压力,但是效果很不好,不但成型电流大砖机-,产量低,每万块砖能耗-,砖坯也不好。有的砖厂也是因为原料塑性偏低,强化了原料制备的力度,增加了球磨机将原料磨碎,并增加了原料中的粉料比例,使原料的塑性指数和原料的成型性得到提高,但是由于球磨机的电耗太高,每万块砖的电耗过高,生产很难继续下去。
为了解决原料塑性指数低的问题,除了对原料进行合理的制备外,从外地调来了适量塑性指数较高的黏土和煤矸石,处理好以后使原料的塑性指数有了提高,解决了砖坯成型难的问题,每万块的能耗相对较低,生产正常运行。
有些地区没有条件掺配这些塑性原料,也可以采用砖瓦增黏剂,这类外添加剂产品只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使用,可以显着提高砖瓦产品成品率,提高原料的成型性能,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。用外加剂调节可塑性,实际上是增加原料之间的相互滑动性,塑性了,挤出成型就容易了,电耗自然也就降低了。
工业化生产的红砖,基本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,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厂家,其工艺流程通常如下:
⒈原料的供应及加工:
开采好的原料堆放陈化,再以铲车加入链板式供料机,以皮带输送机送入对辊机破碎,内燃粉煤渣用配煤机通过皮带也与泥料一起送入辊机混合破碎,破碎后经滚筒筛过筛,筛上粗料由皮带机反送回头重复破碎,过筛后的原料再通过皮带运输机送入贮料库备用。
⒉成型及烧成:
将加工好的原料通过皮带输送机送入真空挤出机(该机挤出压力达到了3.5mpa,能够-原料在较高的压力下被挤出成型,使坯体的含水率较低,利于-坯体的尺寸准确性和湿坯的强度,不至于在机械码坯时使坯体变形) 的上级,再次对原料进行绞练、挤压、切割,使原料颗粒密集,水分均匀。并在真空室内用真空泵将原料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间中的空气抽掉,增加了挤出密度,提高了产品的抗压、抗折能力,使产品表面光洁,提高了成品率。再通过真空机的下级将原料再次通过螺旋绞刀挤压成型,成型的坯条通过自动切条切坯系统切成所需各种型号的坯体,再由液压自动码坯系统码到窑车上,然后通过电动托车过渡到焙烧窑,再由顶车机按规定工艺时间顶入窑内干燥烧成一次完成。
一般形式的裂纹
a.进入窑内的坯体,在预热过程中由于升温急,坯体表面水分蒸发快,内部水分扩散慢,坯体表面干缩,内部湿胀,产生应力致使坯体开裂。如预热带过短时,坯垛上部升温急;预热带刘长时,坯垛中下部预热-而进入高温段后又升温过急,都会发生裂纹。而且砖坯愈潮,裂纹能程度也愈-。消除一般裂纹的主要措施就是坚持干坯人窑,减少坯体残余水分,坯垛不要码的过密,缩小预热带上下温差,放长预热带,延长砖坯干燥脱水时间等。
b.砖坯码入窑时还未见有裂纹,但出窑时,在砖的大面上有大量裂纹,有的一直伸展到条面及顶面。这种情况多是由于成型工艺有问题,砖坯的螺旋纹-,在焙烧时操作不当造成的。消除这种缺陷的首要办法是消灭或减轻挤出机产生的螺旋纹,改变挤出机的结构。